以下文章来源于金融科技研究 ,作者金融科技50人论坛
导读:近日,由金融科技50人论坛联合6165cc金沙总站、高景立学共同推出的“2023数字金融公益直播课”第三期顺利开讲。本期嘉宾邀请到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金融科技50人论坛学术成员曾刚,分别从“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对银行业风险的判断与展望”“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四个方面,阐述了“美联储加息背景下的欧美银行业风险”。
以下为实录内容:
硅谷银行事件已发生一个多月,从最开始恐慌到现在美联储及FBI等监管机构形成快速政策反应,事情逐渐得到平息。然而,欧洲一些重要银行包括瑞士信贷也陷入困境,虽然其业务结构与硅谷银行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困境背景可能差不多,银行业风险正在蔓延扩散。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对欧美银行业的风险根源做出分析,希望从中国金融业角度汲取经验教训,做好防范。
很多人认为硅谷银行事件是由于银行经营管理不善、偏离主业等自身管理层面问题导致。但不可忽略的现实是,硅谷银行、美国第一国民银行以及欧洲瑞士信贷均出现困境,整个欧美银行业面临系统性风险,这与过去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变化所导致的利率变化有着极大关系。金融机构主要做投融资服务,商业银行以存贷款息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包括财富管理类业务也高度依赖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2020年以来,为了应对疫情,全球主要国家采用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2022年以来,为应对通胀压力不得不大幅加息,这很大程度上扰动了整个金融体系赖以生存的基础。
首先,美联储在通胀推动下的加息进程给赖以息差生存的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影响金融市场定价环境,包括对于债务市场的重新定价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在高利率的环境下停留时间越长,在低利率环境下的定价的所有资产价值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带来巨大变动。尽管美联储的加息进程接近尾声,但去年下半年增速开始放缓的CPI还是超过通胀目标,高利率环境将会继续维持,这并不意味着风险的结束。
其次,美联储加息带来银行融资成本的上升,在竞争环境下会引发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从而影响资产价格。硅谷银行债券类的资产因为流动性好、信息比较透明,风险第一时间反映出来。贷款因为非标性质,约束力和透明度更差,其价格无法及时反映出来,隐藏风险更大。尽管硅谷银行与瑞士信贷银行业务存在差别,但是原则上遭遇问题属于同一类,主要是由于美联储加息所导致的资产负债状态发生变化,继而以流动性风险的方式反映。
第一,从硅谷银行事件来看。美联储加息过程是有风险出现,以往美联储加息引发的风险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次贷危机蔓延到美国本土,对全球金融市场以及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极大冲击。而这次加息风险没有直接出现在发展中国家身上,反倒是发达国家出现了流动性风险。这是由于过去发达国家资金多流到发展中国家支持其发展,现在资金互相流动,说明世界格局和全球金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硅谷银行事件的爆发标志着当前金融系统性风险出现。一方面,硅谷银行本身比较特殊,其经营对于科技行业支持较多,大约有超过30%的科创类企业客户。此次事件不仅对金融行业产生影响,而且对科技行业带来直接影响。另一方面,硅谷银行模式被很多国家学习,此次事件也引起了它们对于科创金融的担忧。因此,分析硅谷银行事件的对于业务和金融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从硅谷银行发展历程来看。2020年疫情后,银行资产规模和业务结构发生很大变化。2019年前,硅谷银行拥有几百亿美元的资产规模,贷款不多,属于中小型的银行。疫情后,银行负债规模、存款规模、资产规模迅速扩张,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硅谷银行的存款由760亿美元上升至超1900亿美元,增幅近2倍,属于中大型银行。银行快速扩张与科技泡沫直接相关,稳定性很差,容易出现流动性紧张。为应对疫情的冲击,以美联储为代表央行采取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科创基金等投资规模的急剧增长。在资金充裕、贷款端不足的情况下,硅谷银行更多将资产投入等级比较高的国债上,资产结构逐步发生变化,由此将风险敞口更大暴露于利率风险上,业务结构变化与美国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环境以及科技型企业环境高度相关。
第三,美联储加息引发负债和资产“双杀”。资产端体现为国债与MBS价值持续缩水,负债端受压被迫亏损变现,最终导致资不抵债。负债端体现为低利率导致利率敏感性资金流出,高久期加大风险,未受保的批发性资产为主,导致恐慌性挤兑,科技型企业调整以及资金流入有限。
第四,硅谷银行本身是否会导致系统性风险?尽管都是流动性问题,硅谷银行事件与雷曼事件还是有很大区别。经过十几年金融监管改革,全球金融监管对银行高风险业务的管理不断增强。一方面,硅谷银行底层资产实际上还是有价值的,持有的国债及部分贷款可能面临挤兑但是风险更小。随着货币政策变动和调整,国债价值可能又会回升,底层资产价值客观还是存在,更多是流动性的问题。反观雷曼银行底层资产价值很小,打包无数层垃圾资产转给各种各样金融机构,这样“击鼓传花”游戏必然导致体系崩溃。另一方面,硅谷银行存在一定的无形资产,在特定领域当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拥有很多客户资源。从目前来看,硅谷银行事件的风险具备可控性,远未到次贷危机的地步。
再次,我们对于当前银行业风险做几个判断与展望。一是对金融体系的风险传染性以及冲击不如雷曼银行事件,由于业务模式不具备普遍性,目前断定系统性风险为时尚早,但是尚不确定恐慌蔓延情况;二是考虑到硅谷银行在科创领域的独特地位,此次事件对科技企业、科技金融行业生态以及金融市场都将产生较大震动;三是由于硅谷银行客户资源以及市场影响力,其大概率在美联储担保下被收购,对于接管机构的资产评估很重要;四是加息对美元资产价值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和持续性,不排除后续有更大风险暴露,金融市场波动叠加加息对需求的抑制,美国全年的经济运行风险加大。
最后,我们探讨此次事件对中国银行业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在货币政策方面,收放有度,把握平衡。我们认为此次调整最大问题在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急速转向,导致金融机构没有时间、能力以及有足够工具对冲较大的利率风险。我国央行也反复强调,要收放有度、把握平衡、有松有紧、把握边界。第二,在监管政策方面,负债竞争,资产估值。货币政策转向过程当中,监管引导非常重要,如果放任银行定价,对中小银行压力很大,要防止优质机构被“错杀”,尤其在加息环境当中,对银行存款定价的竞争是要有引导。既要响应利率市场化需要,又要避免无序竞争所导致对中小机构的负债端稳定性的极大冲击。第三,在商业银行方面,利率风险管理,流动性管理,专注主业,保持合理发展速度。我们要高度关注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具体体现是资产负债管理,既要匹配利率,又要平衡流动性风险。银行还要高度关注主业,保持合理发展的速度,防止过快发展。以硅谷银行来看,如果没有2020年后的高速扩张,或许银行依然存在,这是我们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上需要去考虑的话题。